当前位置 :主页 > 旅游资讯 > 内容正文

潮州西湖公园

【 发布时间:2019-03-18 】

潮州西湖公园     西湖公园位于潮州市区西北。为粤东著名古典园林。原山地绵亘10余里,今面积267公顷(其中山地面积20公顷,水域面积6.7公顷),为天下36处西湖之一。公园背倚葫芦山,面临西湖地。葫芦山高50余丈,因形似葫芦倒卧,故名。后缘山下辟湖,遂名西湖山或称湖山,旧亦称银山,与金山相峙并胜,为潮城西北之屏障。     山上峰峦叠翠,怪石嶙峋,岩洞幽深,古树凝烟,楼台亭榭,错落其间。园中有寿安寺、莲花池、处女泉,还有清代摹唐贞元间潮州刺史韩愈手书的王维《白鹦鹉赋》碑石,存于景韩亭。湖内有艮山,恰似由南而北平放的大葫芦,故又称葫芦山。其间洞穴幽雅,岩石嶙峋,石上镌刻许多自唐以来的题咏。还有涵碧楼,楼台倒映水中,增添湖山景色。     西湖古为韩江支流,曾名鳄鱼潭、化象潭,唐时辟为放生池,宋称大湖,后重浚,始名西湖。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曾作护城河,时称北壕及西壕。潮州西湖著名于宋代,当时,增建有雁塔、石塔、乘风亭、待月亭、渐入佳景亭、醉客方归庵等景观。庆元五年(1199),知军州事林嫖重辟西湖,浚古放生池,并跨湖建流虹桥。山上湖滨别置“湖平”、“放生”、“倒景”、“立翠”、“东啸”、“云路”诸亭,“剔朽壤,翦繁秽,引清流,潴而广之,南北相距倍于昔”;复“诛茅穿藓,插柳植竹,间以亲花”(许赛《重辟西湖记》)。尔后,历代官员、乡绅、眷老等,皆相继有所建树,而以明代为其建设之鼎盛时期。洪武三年(137),指挥俞良辅建潮州砖石城,西湖东侧临城垣处填塞而成狭长之湖。万历间(1573-1620),辟湖山南岩,建紫竹庵、起云庵,筑钓鱼台,营梅花庄。又于净慧禅寺旧址建为寿安寺,并重建法藏庵、延寿寺。     天启间(1621~1627),又建七圣庙,且创建老君岩佛殿数处。至明末崇祯年间(1628~1644)又建积翠亭,复建北帝庙,重辟蔚园,募修紫竹庵,重修起云庵,新旧景物,一时蔚为大观。清兵入潮后,西湖景物被毁殆尽,除南岩个别景观外,余皆沦为丛莽,荒凉萧寂,望之揪然。入民国,虽有所恢复,终为日军盘踞湖山,景物日废,楼阁倾倒,被炸被毁者不可胜数。直到1949年建国以后,人民政府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,大力对西湖及其地区的人文景观进行整治扩建,增其规模,复其青春,昔日西湖方得以重焕异彩。     西湖公园南面是碧波荡漾的玉带似的西湖池,北面是峰峦起伏的西湖山。西湖山因远看如横卧的葫芦,故也称葫芦山。西湖公园的中间地带有广场,花圃、荷池、乐园和各种建筑物,是整个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    西湖自唐代开辟以来,一直是潮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。这里峰岩石刻自成一体,亭台楼阁千姿百态,四时花卉争妍斗艳,古迹传说丰富多彩。潮州西湖曾被称为全国三十六处西湖之一,又是潮州一处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。全省三大著名摩崖石刻群之一--葫芦山摩崖石刻便在西湖公园内。     西湖的葫芦山主峰上,有以飞凤伫立为造型的新塑建筑物--凤座。     西湖湖水清澈,波平如镜。春日里,春光明媚,岸柳飘舞,湖中游鱼,忽聚忽散;如遇春雨霏霏,空朦一片,湖中之鱼,若隐若现,渔翁乘筏,抛网捕鱼,甚有诗意。因此,“西湖渔筏”向来被列为潮州八景之一。     交通:     到潮州市区后坐18号公交到公园就行。     美食:     在西湖附近能品尝到潮州菜头果、蚝煎、虾米笋果、金瓜芋泥、牛杂果条等地方特色美食。